分布式光纤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是一款连续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它利用先进的光时域反射技术和拉曼散射效应,实时测量光纤的温度变化。当监测区域内任何一点的温度超过阈值或升温速率异常时,系统将精准定位并触发火灾报警。
装置具备抗电磁干扰、寿命长等优势,适应于地铁隧道、综合管廊、电缆桥架、输油管道、输煤皮带、油气储罐、数据中心以及超长、超大空间且难以设置物理防火分隔的工业场所。
图.分布式光纤感温系统外观示意图
为确保分布式光纤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发挥最大的火灾监测效能,其布线安装是关键环节。本文针对不同典型应用场景,介绍布线方法及核心注意事项。
一、分场景敷设方法
1. 地铁隧道
图.地铁隧道场景示意图
场景特点:空间狭长,存在电缆层,可能有外部火源进入的风险。
布线方案:
l 无外部火源进入的隧道:分布式光纤应敷设在电缆层上表面,直接监测电缆温度。
l 有外部火源进入的隧道:除电缆层上表面外,还应在隧道顶部增设分布式光纤,形成立体监测网络,全面覆盖潜在火源区域。
2. 电缆桥架与电缆隧道
图.电缆隧道安装光缆示意图
场景特点:密集敷设大量动力电缆或控制电缆,是火灾高风险区域。
核心布线方式:正弦波(S型)敷设
l 将分布式光纤以规则的S形波浪方式敷设于被保护电缆的上方或侧面。
l 优先采用接触式敷设,使光纤尽可能贴近电缆表面,确保对电缆温度的敏感响应。
l 必须使用专用防滑夹具进行可靠固定,避免光纤因重力下垂、振动或外力拉扯造成位移或机械损伤。
l 正弦波敷设能有效增加光纤与电缆的接触点,提升监测密度和灵敏度。
图.S型走线夹具示意图
3. 油气储罐
场景特点:存在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环境危险,需监测罐壁或罐底介质温度。
布线方案:
l 分布式光纤通常沿着罐壁内侧或外侧,或敷设在罐底。
l 安装方式可采用悬挂式(如固定在罐壁支架上)或接触式(如紧贴罐壁/罐底)。
图.分布式光纤在油气储罐敷设示意图
关键安全要求:
l 防爆认证:所有在危险区域(罐体附近)的光纤接头、固定点、夹具及附件必须符合严格的防爆要求。
l 设备放置:信号处理单元(俗称“主机”)必须安装在安全区域。
二、关键技术措施
1. 光缆余量设置
目的:为系统精准定位提供缓冲;防止敷设过程中因牵引力过大损伤光纤;便于未来操作维护。
设置位置:回路跳转点(如分支、转向处);始端(靠近主机);终端。
操作规范:
l 预留10-15米长度的余量。
l 使用尼龙扎带将余量段绑扎成环形圈。
l 光纤进出环形圈的位置必须保持大弯曲半径。
l 长度要求(电缆桥架场景):敷设在桥架内的分布式光纤总长度应约为桥架直线长度的1.5倍,以满足S型敷设和余量需求。
2. 接头防护
基本要求:所有光纤连接器在不使用时,必须加盖配套的防尘帽。
特殊环境:(潮湿、多尘、腐蚀性):对光纤熔断点、终端盒入口、连接器等关键部位进行额外的防水、防尘、防腐蚀密封处理。
三、敷设与维护注意事项
1. 敷设操作规范:
严禁损伤:在运输、敷设过程中,绝对避免刮擦、碾压、过度弯折光纤护套层。任何护套破损都可能导致水汽侵入或光纤断裂,严重影响系统性能和使用寿命。
可靠固定:全程使用专用夹具或支架进行固定。固定点间距需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光纤稳固无松动、无下垂、无位移。
2. 系统维护要求:
定期检查:
l 检查内容:光纤外观(有无损伤、挤压、变形);
l 固定点(夹具是否牢固、有无松脱锈蚀);余量圈状态;接头密封性及防尘帽在位情况;光纤终端盒状态。
检查周期:建议周期性进行外观和固定点的基础检查;每半年或每年进行一次更全面的系统状态检查。
异常处理:发现任何损伤、松动或其他异常情况,必须立即按规范修改或更换,并记录在案。
四、总结
分布式光纤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高度依赖于规范、细致的布线安装与维护。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选择正确的敷设方式,并严格执行关键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是保障整个火灾探测系统在全生命周期内稳定运行、精准报警的关键。务必遵循产品制造商的操作指南和国家/行业的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与维护。
(部分图示为功能示意,具体以实物为准|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消防知识、消防器材、消防技术、消防法规的学习交流中心 --消防百事通--一起来关注 www.fire11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