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欢迎来到消防百事通 消防产品  |  APP下载  |  消防工程群  |   手机站    公众号
  • 资讯
  • 问答
  • 文库
0 我要加群
我要投稿
消防设施物联网建设全景:进展与挑战
2025-09-15 10:41:07浏览量:310
[加微信:fire114119,邀请你加入消防百事通交流群!]

1676620969441648.gif


近年来,多层级的政策与技术标准相继落地,明确了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的建设方向、接入范围与实施规则,为其推进提供了清晰的轨道与抓手。但在系统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仍面临设备老化与“带病联网”、低配采集导致监测盲区、低温场景缺乏水温感知等诸多现实问题与挑战。


一、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建设要求一图速览

未标题-2.png

图:推进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建设的相关规定及标准


从国家到地方相继出台的行政文件,推动了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的建设,既回应智慧消防的实际需求,又明确了联网范围、建设主体、运维责任、数据传输及监管机制等要求。这些规定不仅指明了系统技术具体的实施路径,也为后续监督执法提供了制度保障。

技术标准针对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和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的设置提出了明确要求:既要保障建筑与城市级监控平台的高效对接,又要求将相关消防设施全面接入物联网平台,实现运行状态与消防安全管理信息的集中采集、传输与监控。这些标准不仅细化了系统配置与功能指标,还为智慧消防的标准化落地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支撑。



二、系统推进现状及挑战

随着智慧消防的持续发展,我国消防设施物联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各类规定/建议推动系统的建设。相关的地方标准有16部,团队标准有11部。

总体来看,关于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的建设进展稳步深入,但在实施层面仍面临着种种现实挑战。结合各级标准的相关条款可以看出:其中一部分实施难点在现行标准中已有相应规范或要求予以明确;另一些内容则仅在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中有所体现。


老旧建筑改造难度大

许多老旧建筑的消防设施因年久失修、维护不到位而严重老化甚至失效。在这些建筑中单纯加装物联网设备,很难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反而可能因基础条件不足而形同虚设。对此,应结合建筑结构与系统现状,开展全面评估并同步实施升级改造,方能有效提升消防安全水平。

上海《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技术标准》(DG/TJ 08-2251-2018)明确规定,建设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时,不得降低既有消防设施的性能、功能和可靠性(3.1.1)。这意味着,在老旧建筑中推进物联网改造,必须先对原有设施进行全面评估和必要的修复升级,确保其性能达标。

在实际应用中,这一条款为改造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原则性依据。而在性能评估方法、修复实施路径及改造优先顺序等方面,仍有结合实践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可能。随着行业实践的不断积累,相关配套指引的完善将有助于施工单位和管理部门在执行中更加高效统一,也有望推动老旧建筑物联网改造在深度、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上的持续优化。


成本压缩导致配置不足

为降低投入成本,部分单位在建设项目中仅选用最低限度的监测配置。例如,喷淋系统只监控喷淋泵运行状态和主管网压力,却缺少对喷淋末端压力的监测。

上海《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技术标准》(DG/TJ 08-2251-2018)在4.3.1第2款、4.3.2中明确提出: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应在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设置末端试水监测装置。山西《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DB14/T 2863-2023)也在6.2.2.1中作出了同样的规定。

从技术标准的角度看,末端试水监测装置的设置已在多地规范中有明确要求,其目的在于通过监测系统最不利点的压力,真实反映整个喷淋系统在火灾工况下的供水能力。若仅配置最低限度的监测点位,虽能维持基本运行,却在功能覆盖和数据完整性上存在不足,削弱了隐患预警和应急响应的及时性。长期忽视关键监测环节,不仅降低防护水平,还可能增加后期维护、改造及事故处置的成本与风险。


监测盲区影响预警

当前不少系统在设计时忽略了低温环境的影响,缺乏管网水温监控。当气温低于4°C时,水结冰产生的膨胀力可能导致管道破裂。若缺乏温度监测,就难以及时预警和防范此类风险。

(注:水在4°C时密度最大、体积最小,继续降温后水分子开始形成冰晶结构,排列变得疏松,体积反而增大,进入所谓的“反常膨胀(即冷胀热缩)”区间,从而在结冰过程中产生强大的膨胀力。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 50016-2014)第12.2条明确提出:

“隧道内宜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消防给水管道及室外消火栓应采取防冻措施;当采用干式给水系统时,应在管网的最高部位设置自动排气阀,管道的充水时间不宜大于90s。”

这些条款体现了设计层面对低温风险的关注,但主要侧重于结构和工艺防护,在运行监测层面仍存在空白。在缺乏温度监测的情况下,结冰风险常在不易察觉、运行表面正常的情况下逐步积累,直至管网冻结、阀门卡滞或设备损坏才被发现。


图片1.png

图:消防管道因低温破裂


三、结语

从理念推广到体系落地,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的建设已初具规模。面对现有的技术瓶颈与管理短板,唯有在系统架构、设备配置与数据监测等环节持续精进,构建闭环管理机制,才能确保这一体系在稳定性、可靠性与覆盖深度上不断提升,为城市公共安全提供长期、可靠的支撑。


消防百事通尾页.jpg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消防百事通系信息发布平台,消防百事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条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评论
评论

联系方式 | 加入消防百事通 | 关于消防百事通 | 网站地图

消防知识、消防器材、消防技术、消防法规的学习交流中心 --消防百事通--一起来关注 www.fire114.cn

© 2021 消防百事通 苏ICP备19006513号-1

苏公网安备 32099502000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