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范规定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2022:
7.1.3建筑中的最大疏散距离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空间高度、疏散楼梯(间)的形式和使用人员的特点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疏散距离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2、房间内任一点至房间疏散门的疏散距离,不应大于建筑中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房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允许疏散距离。
后来发布的条文说明做了“更正”:本条的房间不包括具有2个及以上安全出口的展览厅、营业厅、观众厅、开敞办公区、候车厅等类似场所,以及生产厂房中的生产车间和仓库建筑中的库房。
因此,防火通规对工业厂房疏散距离的规定仅一句话:疏散距离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具体怎么做还需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建规第3.7.4条规定了厂房的疏散距离,具体见表3.7.4:
如果厂房有多个安全出口,任一点只要到最近一个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满足规定就行,不需要到所有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都满足。
疏散距离是指直线距离。直线和距离是基本的数学、物理概念,指的就是两点一线,不考虑两点之间的任何阻挡。
因此,工业厂房疏散距离的规定非常简单,以每个安全出口为圆心、疏散距离为半径画圆,只要能覆盖整个厂房,疏散距离就满足规范正文的要求。
二、是否考虑障碍物阻挡
(1)不考虑任何障碍物阻挡
前面提到,根据正文的语义,以及直线和距离的数学、物理概念,疏散距离是直线距离,不考虑两点之间可能存在的任何障碍物。
建规图示18J811-1完美执行了建规正文:
上图中厂房内“小包间”的疏散距离不考虑隔墙的阻挡。
(2)考虑墙体的遮挡
建规条文说明第3.7.4条提到:本条规定的疏散距离均为直线距离,即室内最远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未考虑因布置设备而产生的阻挡,但有通道连接或墙体遮挡时,要按其中的折线距离计算。
据此,疏散距离要考虑通道连接或墙体的遮挡,直线距离变成了折线距离。
(3)考虑固定家具、货架的阻挡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2022实施指南在第7.1.3条的条文要点中提到,当在疏散路线上存在墙体、固定的货架、固定的大型家具等物体时,应按照相应的折线距离确定。
理由可能是,这些固定的货架、固定的大型家具和墙体没有实质上的差别,无法跨越、穿行。
但是,这就给设计出了难题:一座标准厂房,厂家是谁、用作什么生产、采用什么设备、由谁负责工艺布置等等都是未知数,如何考虑货架和家具对疏散距离的影响?
(4)考虑大型设备的阻挡
有规范组专家提出,工业建筑的疏散距离的设计要考虑工艺设备等,所以其最大疏散距离是人实际行走距离。
三、总结和分析
建规中的“直线距离”可能并非标准的数学、物理概念,更像是另一个经常搞混的物理概念——最短路程。
因此,把建规条文说明视作正文的合理补充,疏散距离考虑通道连接或墙体遮挡的影响,按折线距离计算,相对合理。
建规条文说明第3.7.4明确指出,疏散距离不考虑因布置设备而产生的阻挡,仅要求考虑墙体的遮挡,原因是建规中的疏散距离已经综合考虑了厂房内部布置的不利因素。货架、家具等同于设备。
建规条文说明也提到,设计师应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环境,充分考虑人员的疏散需要来确定疏散距离以及厂房的布置与选型,尽量均匀布置安全出口,缩短疏散距离,特别是实际步行距离。
因此,工业厂房的疏散距离按直线距离计算,不考虑任何阻挡时,符合规范正文的规定,但依据建规条文解释,当有墙体遮挡时,要按折线距离计算。
建规的疏散距离已经综合考虑了设备、货架、家具阻挡可能产生的绕行距离,无需再考虑。
消防知识、消防器材、消防技术、消防法规的学习交流中心 --消防百事通--一起来关注 www.fire11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