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国务院办公厅在给智慧消防呐喊呢?因为明确指出要强化数字技术赋能,确保执法监督精准高效,与去年北京消防总队提出的“非现场执法”不谋而合。然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如何解决呢?智慧消防这么多年的困难在哪里呢?
具体有什么机会与困难呢?
困难
1、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过大,政府与社会资本不足
当下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是很好,政府与单位都没有余粮,那么我们如何在当下的经济条件下推动数字化建设?在经济上要做好文章,过去的大建与快上的方式肯定是走不通了。没有钱的,过去政府投资的项目也不可能再有投入,转国资的可能性比较大,而转国资后如何运营又是一个大问题。过去政府主导的都是以监管为目的打造的,这样的系统没有社会购买力。如何将信息化系统的社会价值转型是对转型后的信息化体系最大的压力,但是机会还是有的,在政府这个完整的体系架构下形成的产业数据生产资料的资产化,国资通过消防数据生产资源的租赁式市场化运营是一个不错的经济方式。
2、消防数字化的产业标准体系空白,目前还缺少这样的组织体系
消防数字化目前只有产品技术标准没有产业技术标准,这是数字产业化不能形成的根本原因,由于人们对消防产业数字化的理解不足,导致国内还没有形成这样的产业共识,大多是为了产品立标准,还没有人为产业立标准。
3、消防产业整体思路落后
消防大多是“一元”思维(赵高工),我们在防火上做的是“防灾”,在火调上做的是“起火”,没有在“防火、灭火、火调、宣传”上形成全生命周期的产业思维。如此碎片化的社会治理思维下,很难有系统性的政府规范与产品。
机会
1、政策会加强调整释放管理红利
国家也已经发现即使给我们消防安全管理层层加码,社会也是做不到,做到了也是极大的社会成本浪费,所以不断释放政策红利,从2017年开始,陆续有8个省开展的信息化可以单人值班的管理规定,后面的巡查,维保都会因为数字化慢慢开展业务管理的释放,这是一波产业红利,当下不只是智慧消防,其它产业监管也是一样。
2、消防产业生态会逐渐形成
过去因为没有产业标准化体系,产业发展一直没有行动起来,当政府指挥榜再一次指出,产业组织体系,产业架构,产业标准都会慢慢出来。
消防数据实验室就是这样来的。
3、消防产业互联网的基础架构与向外衍生
消防产业互联网以社会单位这个法人数据为最小颗粒度的数据资源资产化融合,融合的不只是消防法人数据,围绕建筑服务的其它数据都在慢慢形成,一个以城市空间数字服务时代就可以形成了,有了空间数据这个标尺,内容数据也就有了空间与价值参考点,其它产业数字化才可能逐步形成。
我们可以干点什么!
1、组建或加入这样的产业互联网价值体系。---搭架构
2、形成组织优势、生产优势、产品优势。---做产品
3、提升组织、产品的社会覆盖面。---抢市场
小结
大家要坚信历史的发展是向前的,特别是在当下,人类社会将会迎来百年不遇之大变局,社会结构也在加速演变,中华民族在当下的人类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韧性也会充分体现出来。
当然我们政府的追责体系也要与之调整,这也是一个硬的指挥棒。
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介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有关情况
消防知识、消防器材、消防技术、消防法规的学习交流中心 --消防百事通--一起来关注 www.fire11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