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欢迎来到消防百事通 消防产品  |  APP下载  |  消防工程群  |   手机站    公众号
  • 资讯
  • 问答
  • 文库
0 我要加群
我要投稿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
浙江廊桥倒塌8死3伤,新建2年的廊桥为何会倒塌?
来源:新京报 2018-07-30 11:37:16浏览量:7340
[加微信:fire114119,邀请你加入消防百事通交流群!]

当宁消防网APP

  7月27日晚,浙江桐庐县合村乡琅玕村发生廊桥垮塌事故,造成8人死亡3人受伤。

浙江廊桥倒塌8死3伤

  事发地合村乡为浙江省旅游强乡,拥有国家3A级风景区“合村乡生仙里风景区”。而此次长廊的筹建单位中也包括当地一旅游发展公司。这座桥是1984年建造的,因群众有纳凉躲雨需求,于2016年建造上面的木质廊桥,花费20余万元。

浙江廊桥倒塌8死3伤

  事发后,长廊从廊顶到梁、柱全部垮塌,坠入河中,当前石拱桥面上只留下基座。有业内人士介绍,合规的建筑物具有一定韧性,垮塌前一般有裂痕、变形等前期征兆。如果加建物在瞬间全部垮塌,除了气象因素之外,可能是梁、柱、基座等部件存在质量问题。

官方举办发布会

  28日凌晨0时30分左右,桐庐县合村乡召开事故通报会,党委副书记朱晓东在介绍相关情况时说,发生突发事件的这座桥是1984年建造的,因群众有纳凉躲雨需求,于2016年建造上面的木质廊桥,花费20余万元。

  全乡类似的廊桥只有这一座,由浙江建院建筑规划设计院负责设计,浙江天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建造,廊桥平时主要用于行人走路和骑电动车经过。

  记者从通报会上获悉,伤亡群众中没有游客,均为合村乡村民,事发时村民正在廊桥附近纳凉散步。

浙江廊桥倒塌8死3伤

  28日上午10时许的二次新闻通报会上,当地气象局局长陈斌介绍说,27日16时46分,桐庐县气象部门通过检测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合村乡自动气象站在19时30分左右检测到24.1米/秒的九级大风。“这个等级,已经接近了九级大风的上限,将要达到十级大风的下限。据历史资料显示,合村乡这一区域历史上只有过八级及以下的大风,像昨天这种大风极端天气是第一次出现。”他称,大风时间短,范围小,气象部门虽然之前有预警,但是公众防灾意识仍有待加强,需要相关部门继续推进。

  另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及群众民兵近千人参与救援。自事件发生后至目前,以事发地为中心,经拉网式、地毯式不间断反复搜查,事件现场确认无其他被压人员,现场搜救仍在继续。目前,事件原因也在进一步调查中。廊桥封闭调查后,为方便后溪两岸村民出行,乡政府正在廊桥下游300米左右建设行人简易便道。

视频:廊桥倒塌,全力搜救

  在新闻发布会上,媒体记者就事故救援等作了现场提问——

 记:廊桥造价多少?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分别是哪家?

 桐庐合村乡党委副书记朱晓东:廊桥是经过正规的招投标程序进行施工的,廊桥设计单位是浙江建院建筑规划设计院,施工单位是浙江天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建造单位是合村乡政府和合村乡全域旅游发展公司。廊桥总建造费用是95万元。

  记:廊桥桥顶垮塌的原因是什么?

  桐庐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吴金福:目前,杭州、桐庐两级政府已成立调查组,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专题调查,我们会在调查结果出来以后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记:事发时的风力有多大?是否有提前预警?

  桐庐县气象局局长陈斌:27日16时46分,县气象台曾发布雷电黄色预警,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各种渠道推送。

  距垮塌桥顶的廊桥1公里的监测站显示,当天19时35分监测到的风速为24.1米/秒,达到9级大风上限。同时,19时至21时累计雨量9.4毫米。当地像这样的极端天气是第一次出现,历史上出现过8级风力,9级风力是首次出现。

浙江廊桥倒塌8死3伤

 第二次发布会内容

  28日上午,桐庐县就合村乡琅玕自然村村道一座廊桥发生坍塌事件召开第二次发布会。续报如下:

 事件发生以后,桐庐县委县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公安、综治、消防、卫计、安监、民政、交运等部门和民间救援组织及当地乡村干部、民兵、群众千余人(乡村干部150人、公安武警500余人、消防官兵89人,医护人员160人、交通运输10人,民兵80余人,民间救援力量100余人,其他单位工作人员100余人)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杭州市委市政府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医疗专家和消防人员等救援力量赶赴现场指导并参与救援工作。

  截至目前,3名受伤人员揭菊妹(女,50岁),多发伤,转杭州市一医院救治后,生命体征稳定;方献明(男,49岁),多发伤,转桐庐县中医院救治后,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叶元贵(男,57岁),多发伤,转桐庐县人民医院救治后,生命体征稳定。11名死伤人员中,邵志洪与揭菊妹为夫妻,邵志洪因医治无效死亡。我们一方面全力做好伤者的救治工作;另一方面对死者家属进行慰问,协助安排好丧事等善后事宜。

  自事件发生后至目前,以事发地为中心,经拉网式、地毯式不间断反复搜查,事件现场确认无其他被压人员,现场搜救仍在继续。

  接到事件报告后,杭州市委市政府和桐庐县四套班子领导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指挥处置,成立医疗救治组、现场搜救组、善后处置组、新闻发布组等工作组和市级专项事件调查组,开展处置与善后工作。目前,受伤人员的救治和家属的安抚及相关善后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事件原因也在进一步调查中。廊桥封闭调查后,为方便后溪两岸村民出行,乡政府正在廊桥下游300米左右建设行人简易便道。

浙江廊桥倒塌8死3伤

 村民:风大雨大,但没想到桥会塌

视频:回访村民

  28日8时,记者在廊桥倒塌现场看到,大量木材堆积在桥面和溪流中,数十名村民围在溪边,现场有多名警员维持秩序。

  据介绍,桥长约60米,宽约5米,桥廊为木质、瓦片搭建,离桥面约3米高。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告诉澎湃新闻,廊桥是后面加在老桥上的,造好后,不少年纪大的村民夏天习惯晚饭后去纳凉、闲聊,“27号晚上7点10分,突然下很大的雷雨,过了半个小时,有人跑回来喊‘桥塌了,快来救人’,大家冲过去一看,整个廊桥都倒了,很多人压在下面。”

  多位村民表示,当时雨很大,风也大,但没想到桥会塌。

  “妈妈饭后习惯出去逛逛,昨天下大雨,廊桥下不会淋到,她就去了那里和村民聊天。”上述遇难者女儿告诉记者,父亲听到消息赶过去,和大家一起把母亲救出来送医院,但已经回天无力,“老桥我出生时就在,为什么廊桥造好两年就塌了?”

  87岁老人徐荣清是此次垮塌事故中的幸存者,也是年龄最大的逃生者。他对记者说:“当时大风呼呼地吹,我活到现在,都没有看到过这么大的风。大风来时,我第一反应是趴下,但趴下时,桥顶已经坍塌,幸亏没有被木柱压到,我就从一堆木柱中爬了出来,慌忙地逃到了桥北侧侄子家开的廊桥客栈。”

  回顾:公共建筑质量问题存疑

  “2016年造的廊桥,为什么一场大雨、一场大风就被吹垮了?质量有没有问题?”廊桥坍塌遇难者的家属悲伤不已,对此次事故提出了疑问。

  对廊桥质量存在疑问的村民不在少数。村民翁大姐说:“没发生恶劣天气,估计也没事,但这个木制廊桥桥底下没有根基,所以不牢固啊,我们老百姓都知道,如果根基不牢固,房子也是不牢固的。”

  记者了解到,廊桥垮塌事件不是个例。

  2018年7月22日下午,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突发九级大风,造成三都县城都柳江河面上风雨廊桥(名为同心桥)上的木质建筑物部分发生垮塌,导致11人受伤、2人死亡。

  2018年5月30日14时,因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影响,浙江省温州市岩头镇上烘头村发生一起木质廊亭倒塌事故,造成9人受伤、1人死亡。

  2016年7月,江苏省南京市溧水美丽乡村省级示范工程一座新建廊桥风雨中轰然倒塌。

  2012年7月,位于南京市下关区的一处新建不到一年的跨河木质廊桥在风雨中发生坍塌,事故造成躲雨市民1死5伤。

 新建廊桥在风雨中垮塌,百年老廊桥却屹立不倒。被誉为“世界最美廊桥”的温州泰顺泗溪“姐妹桥”——北涧桥和溪东桥,只由木头组建,风雨中屹立百年。

浙江廊桥倒塌8死3伤

北涧桥

  究竟是百年前的技术更成熟,还是如今天气状况愈发恶劣,抑或是设计施工存在问题?

  除了廊桥,其他建筑坍塌事件也时有发生。就在2018年7月26日,安徽省六安市碧桂园工地一活动板房发生坍塌,造成6人死亡。六安市安监局、住建局等部门相关人员表示,天气是事故的原因,但事故本身并未定性,最终结论仍需要进一步调查。

  记者发现,这些事故的共同点是受强对流天气影响,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安全生产事故。类似事故的调查结果表明,恶劣天气是廊桥倒塌的诱因。2012年南京廊桥遇暴雨垮塌事件,存在着承包方没资质施工也不规范、降低工程质量标准以及未认真履行工程质量监管职责的情形。事故调查技术组出具的专家意见认为,恶劣天气是导致本次事故的重要因素,是倒塌的诱因;设计单位未针对仿古木结构体系抗侧移能力偏弱的特点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施工单位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施工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两名直接责任人,于2014年被法院以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记者调查了解到,此次桐庐县垮塌廊桥的设计单位浙江建院建筑规划设计院,成立于1996年,是省内为数不多的综合性科研设计单位。近年来在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完成了数千项建筑工程设计与城乡规划项目,是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诚信单位及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

  施工单位浙江天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综合性园林企业,在桐庐市设立了分支机构。根据其官网介绍,几年来公司承接的园林、市政工程合格率为100%,优良率达到85%以上。

  由此可见,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都具备足够的资历和经验,对恶劣天气的考虑应当于设计、施工时理应将之纳入质量保障范畴,对其破坏力有充分预估。

  此外,记者也注意到,合村乡地处山地,水系丰富,有滑坡、泥石流等潜在地质灾害。2016年12月,合村乡乡政府曾公开招标,治理合村村的下山坞山脚滑坡、屋后崩塌等工程。

  专家:安全之弦要时刻绷紧

视频:桥顶为何坍塌?业内专家分析几种可能

  从过去的“楼塌塌”事件到如今时有发生的廊桥倒塌事件,建筑质量安全问题警钟长鸣。

  事发廊桥为新建部分,原先的水泥桥较简单,新建廊桥一为村民躲雨纳凉、二为了美观。但新建部分与水泥桥本身的设计吻合度、材质合适度以及桥梁的承重量、牢固度还有待调查。

  类似设计的廊桥还有不少,位于杭州凤起路和建国路交叉口的太平桥也在原本的水泥桥上新建了廊桥,很多市民经常去纳凉。廊桥建筑是否安全、是否存在为了增加美观忽略了安全的问题?同样亟待有关部门进行进一步排查。

  就在事发当天,国务院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监管执法,强化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安全基础能力建设,依法严惩违法违规和失职渎职行为,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事实上,公共安全事故的教训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桐庐廊桥事故发生当天上午,我们在省府大楼开会时还讲到杭州地区这两天将出现强对流天气,没想到晚上桐庐就出了这么严重的事故,令人痛心。”

 杨建华分析说:“对于此次事故的其他因素,调查组还在调查中。但除了恶劣天气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家对恶劣天气的重视不够,对于灾难性天气可能造成的损害预估不足,应对能力不够。桐庐县气象台根据监测于下午就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信号,但是相关部门并没有对易发生灾害的公共场所进行检查,做好提前预防准备。同时,廊桥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职责是否到位也需进一步调查确认。可以确定的是,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对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无论事后如何追查、如何补救,8条逝去的生命已不可能再回来。”杨建华说,“安全之弦要时刻绷紧。特别是存在安全瑕疵、容易发生公共安全事件的场所,有关部门一定要重视起来,检查再检查,预防再预防。”

 浙江工业大学文化与法制研究中心主任石东坡认为,透过这一安全事故,要从城市安全监管的视角出发,加强政府部门对包括廊桥在内的公共建筑物安全管理的职责,通过安全监测、安全维护及其资金保障,还有创新社会治理和居民自治,共同守牢安全防线;同时着眼于城市公共安全监督管理的法治思维,加强事前风险防范,加快建立健全公共建筑安全法律的制度设计与制度配置,确立长效制度保证。

0
条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评论
评论

联系方式 | 加入消防百事通 | 关于消防百事通 | 网站地图

消防知识、消防器材、消防技术、消防法规的学习交流中心 --消防百事通--一起来关注 www.fire114.cn

© 2021 消防百事通 苏ICP备19006513号-1

苏公网安备 32099502000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