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消防是一个产业,那这个产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是谁?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又是谁?提供者是否应该让使用者能够清楚明白的看到产品或服务产生的效果?
城市中建筑消防安全的消费者是城市中的居民以及在城市中经营、工作、学习、生活的人们,那城市消防工作的第一步是否应该先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所以应该先完成建筑消防的数字化。将建筑消防安全因素数字化,然后用普通人看得懂的方式展现在建筑的使用者面前,让消费者获得知情权。
第二步是建筑消防安全因素的数据通过互联网上传至网络平台,建筑的使用者或潜在的使用者可以通过平台查看到建筑消防安全因素的实时状态,并且可以和其它同类建筑相比较看到差异,让消费者获得选择权。
在前两步的基础上产生第三步的智慧消防则只是时间问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获得知情权和选择权之后将必然产生对建筑消防安全品质的需求,必然会在充分了解信息的前提下用脚投票。因此市场就会产生基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优胜劣汰。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才能真正产生提高质量和完善服务的动力,而不是把应付检查和避免行政处罚作为动力,目标的不同一定会产生不同的管理方法。有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通过大数据和AI实现智慧消防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关于知情权,我认为我们消防从业者的一个偏见阻碍了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消防行业的从业者,尤其是在某一领域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从业者,容易产生一种高高在上的心理。认为消防太专业消费者很难看懂和理解消防安全检查报告里的数据所对应的火灾风险。
最近对项目消防系统检查并撰写报告的工作,使我想到上面这个消防行业从业者的偏见。我在报告里采用了饼图的方式展示消防设施的完好率并说明消防设施的完好率与火灾风险之间的联系,相信任何项目的管理者都应该能够看懂。我们还可以向医院的体检报告学习,将检查结果的数值与正常要求的数值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这样不就可以让外行也一目了然吗?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人之言,欢迎大家指出我认知的不足和局限。
消防知识、消防器材、消防技术、消防法规的学习交流中心 --消防百事通--一起来关注 www.fire11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