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防行业领域,注册消防工程师的执业范围一直是众人热议的话题。
尤其是在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方面,诸多从业者与关注者心存疑惑:一消人员究竟能否投身于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检测工作呢?
今天,我们就拨开迷雾,深入探究这一关键问题。
法规基石:奠定执业范围的依据
消防行业法规体系犹如一座大厦,不同层级的规范各司其职。
早在2011年,《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25201-2010)正式实施,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设定了基础规范,涵盖了从日常巡查到定期维护的各项要求,为行业运作提供了基础框架。
至2015年,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开启,这一新兴职业正式步入消防行业舞台。
随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注册消防工程师管理规定》作为行政法规,以其更高的法律效力,清晰界定了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的执业范围,明确将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纳入其中。
此外,《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应急管理部第7号令)进一步细化了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为注册消防工程师在消防设施维保检测中的角色定位提供了依据。
误区澄清:破除认知迷雾
标准与法规的效力之争
部分人士存在这样的误解:既然《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标准早于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推出,那么其规定应优先适用。
但从法律层级来看,行政法规如《注册消防工程师管理规定》,其效力远超国家标准。在判定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范围时,行政法规才是核心依据。不能因标准出台时间早,就忽视法规的权威性。
独立执业的误解
有人认为注册消防工程师无法参与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工作,实则不然。他们虽不能直接进行一线操作,但可在法规允许的范畴内,以技术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的身份深度参与。
其工作重点聚焦于技术管理,从技术方案的拟定,到整个项目的质量把控,都离不开他们的专业支持。
角色分工:协同保障消防安全
注册消防工程师
技术引领者
依据《注册消防工程师管理规定》,注册消防工程师在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工作中扮演着关键的技术引领角色。作为技术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他们需制定详尽且科学的技术方案,确保每项检测与维护工作都有章可循。同时,对方案执行过程进行严格审核,把控每一个技术环节,从宏观层面保障整个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消防设施操作员
实操执行者
对照《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25201-2010)以及《消防设施操作员》(2019年版)的要求,消防设施的实际操作工作,诸如功能测试、故障排查等,均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消防设施操作员承担。他们凭借专业技能,在一线对消防设施进行实际操作,将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定的技术方案落地执行,是保障消防设施正常运行的直接力量。
网友疑惑解答:回归问题本质
北京消防救援总队留言区
回到网友最初的疑惑:相关部门依据《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判定注册消防工程师不能进行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检测工作是否合理?
结合前文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判定存在一定误解。
从法规效力层面,《注册消防工程师管理规定》已明确其执业范围包含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
从角色分工角度,注册消防工程师虽不进行一线操作,但以技术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身份深度参与其中。
简而言之,注册消防工程师能够以技术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参与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工作,而消防设施的实际操作必须由消防设施操作员完成。
这种分工模式,既契合法规要求,又能充分发挥两者专业优势,共同提升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工作的专业性与安全性。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评论区一起聊聊!
来源:老妖精消防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Dpi-B_fsrk0YEJM5jrzKw
消防知识、消防器材、消防技术、消防法规的学习交流中心 --消防百事通--一起来关注 www.fire114.cn